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桥梁医生”如何“悬丝诊脉”:为老桥装上“智慧铠甲”①

2025-05-26 08:52:00

01为老桥装上“智慧铠甲”


在西青区的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项历经三年攻关的创新技术——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不仅让服役超百年的老旧桥梁重获新生,更凭借其卓越的创新性入选中国科协《2024科技企业好声音》。这项技术的诞生,源自实验室里一次偶然的碳纤维板张拉实验,通过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成长为守护桥梁安全的“智慧铠甲”。

中国,作为世界上公路桥梁数量最多的国家,超过百万座桥梁如血脉般贯通南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桥梁因设计荷载不足而隐患重重,传统加固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卡本科技团队从实验室里一根碳纤维复合材的张拉实验中捕捉灵感,研发团队在实验中目睹了碳纤维复合材的张拉强度——接近3400MPa。


罗仕刚 | 研发部 部长

卡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400兆帕,我们可以与普通钢筋或钢板相对比,常规钢筋或钢板的屈服强度大约在200到300兆帕之间,而3400兆帕的碳纤维复合材拉伸强度相当于钢筋或钢板的10倍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种材料的性能优势,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加固领域。”

研发团队大胆设想:若能将碳纤维复合板在预应力状态下应用于桥梁加固,将显著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这一创新构想,成为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萌芽。那么,“预应力”的奥秘究竟何在?

丁忠文 | 总经理

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碳纤维材料的优势在于其卓越的性能和强度。在加固过程中,如果仅采用传统粘贴方式,碳板的高强度材料无法主动发挥作用。我们通过提前施加预应力,使碳板与原有结构形成协同受力的效果。举个简单例子:橡皮筋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力,但当我们张拉它时,就会产生反弹恢复力,这就是预应力的原理。在预应力碳板加固系统中,我们通过锚具对碳板进行张拉,使其预先受力后再固定到加固构件上,从而与加固构件实现同步受力。”

实现“预应力”,关键在于确保碳纤维板长期保持稳定张拉状态,这依赖于两端锚具的可靠固定。为解决张拉后易脱锚的难题,卡本研发团队踏上探索之路。


罗仕刚 | 研发部 部长

卡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在锚固技术攻关时,我们面临巨大挑战。要将如此大的张拉力(相当于拉直绳索)作用于两端锚具,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受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中楔形榫头越拉越紧的原理启发,我们最终实现了两端的高效锚固。”

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将张拉力值从10吨提升至50吨,锚固效率从60%-70%提高至90%以上,部分设计锚固效率甚至达到95%。卡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罗仕刚说:“从技术构想到实际应用,我们前前后后花了近三年时间。”

历经无数次试验与优化,卡本团队最终成功研发出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并在桥梁加固与大型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成效显著。此次入选《2024科技企业好声音》,既是对技术创新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智造”的期待。丁忠文表示:“我们的技术能使桥梁承载能力提高20%-30%,如同为老桥植入一颗‘智慧心脏’。”

请您继续关注“天津西青”微信公众号,下集将带您走进“桥梁医生”的幕后,见证更多科技守护安全的动人故事。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