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擦亮太极拳品牌 致力打造世界太极城

2025-04-15 18:33:00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发源地焦作市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近年来,焦作市充分利用太极拳地缘和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太极拳理论研究、推广普及、赛事竞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世界太极城,让这一古老拳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烂的光彩。

一、科学设计谋划,筑牢传承发展基础

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和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焦作市始终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是明确发展定位。2016年,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焦作市提出建设“世界太极城 中国养生地”的目标;2021年,市委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打造“山水富城 文武福地”的战略规划,将太极拳发展深度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2024年,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持续提升“太极故里·山水焦作”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太极拳传承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出台了我国首部关于太极拳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并制定《加快太极拳发展战略规划》等文件,每年安排1000万元太极拳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为太极拳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加快太极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四大班子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发展改革委、财政、体育、文广旅、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太极拳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深度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助力发展创新

理论研究是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基石,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太极拳理论研究不仅聚焦技法要领,更注重其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的挖掘。焦作市通过搭建理论研究与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太极拳与现代生活、健康理念及国际文化的融合路径,推动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一是挖掘整理历史文献。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挖掘和收集太极拳的相关历史文献、珍贵史料,对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调查考证。在此基础上,先后整理出版《太极拳普及读本》《太极拳系列丛书》等120余部太极拳书籍,以及300余套各类音像教材。同时,建立完整的太极拳数据库,对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报送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存档,为太极拳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储备。

二是设立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太极拳专项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国家武术研究院太极文化研究中心相继在焦作挂牌成立。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机构成立以来,围绕太极拳及文化产业开展深入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河南省哲学规划办、河南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8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体育类核心及CN刊物发表230余篇相关论文,为太极拳在国内普及和国际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是建立数字化实验室。在河南理工大学建立了国内首家以太极拳为核心的非遗研究与实践平台——太极拳实验室,专注于太极拳健康功能研究。实验室借助数字交互、动态感应、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采集数据,科学解析太极拳动作的力学特征和健康效益,已形成覆盖运动处方研发、技能评价、防跌倒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其《太极拳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和数字化保护项目成功入选国际级示范案例。目前,实验室已通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验收。

四是搭建权威发布平台。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南省体育局,聚焦太极拳文化传播、国际交流及传统武术教育等领域,邀请国内外文化学者、武术名家,先后举办了三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和2023年第三届太极科学论坛暨世界太极非遗传承人展演,为全球太极拳爱好者搭建了高层次对话平台,有效提升了太极拳的国际影响力。2025年,还将创新性举办第一届国际太极拳科学大会,通过国际化平台吸引全球学者共同探索太极拳的现代价值,倡导太极拳的年轻化与时尚化转型,促进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智慧。

三、创新传播形式,实现全球联动互融

推广传播是让太极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路径。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太极拳的魅力,焦作市积极创新推广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力求实现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发展。

一是创新研编推广套路。针对传统太极拳套路复杂难学的问题,研创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太极拳推广套路,激发青少年学练太极拳兴趣。在小学1年级至3年级阶段推广少儿太极操,4年级至6年级阶段推广太极拳八法五步,初中阶段推广陈式26式太极拳。同时,组织专家研创太极广场舞,既降低学习门槛,又兼顾健身效果,尤其适合快节奏生活中的大众日常练习;编制《太极推手十八法》,并配套教材和视频,为武馆、武校提供统一的专业培训标准。

二是广泛开展“六进”活动。印发《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将太极拳列为市运会和行业运动会的必赛项目,每年组织县(市、区)和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各级各类武术展示交流活动200余次,营造了浓郁的武术氛围。特别是加大了在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力度,将太极拳作为中招体育考试单列项目,占10分计入中招成绩,有效提高了青少年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目前,全市习练太极拳人数达到百万余人,为国家和省级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调研样本和实践基础。

三是推动国际推广普及。积极举办大型太极拳推广展演活动,倡议联合国设立“世界太极拳日”。2015年发起并组织了“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在国内外63个城市同步举行,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组织“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集中展演活动”,得到国内500多个城市、海外26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城市的热烈响应,全球参与人数超1000万;2019年的“一带一路”太极行活动吸引国外36个城市、国内200多个城市的超百万名太极拳爱好者参与。2025年3月21日,成功举办首届“亚洲太极拳日”展示活动,主会场及六县(市、区)分会场共吸引10000余名爱好者参与,推动亚洲各成员国家和地区太极拳普及活动。此外,焦作市500余名太极拳师在海内外开办太极武术馆及加盟武馆640余家,每年赴国内外授拳活动达800余次,促进了太极拳在全球的传承与发展。

四是打造云端直播平台。借助互联网优势,打造云端太极拳直播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为太极拳文化交流提供广阔空间。在内容上,邀请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等太极拳流派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资深拳师直播,讲解各流派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和技击原理;在形式上,利用特效和动画辅助教学,演示太极拳动作的发力点和运动轨迹,展示气感、劲道等抽象概念,增强直播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在主播团队建设方面,选拔和培养既精通太极拳技艺和文化,又具备流利外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的主播,邀请海外太极拳爱好者或网络达人参与直播,分享学习经历,以本土视角带动更多海外观众关注和学习太极拳。同时,借助直播平台的大数据推荐功能,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兴趣偏好和观看习惯,精准推送符合当地需求的直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

四、完善培养体系,构建多元人才梯队层次

人才是推动太极拳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焦作市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太极拳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阵地。加快拳馆场所建设,全市现有太极拳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家,省市级展示传习展馆7个,规模馆校30多家,协会40多家,每年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近万人。多所高校开设太极拳专业。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太极拳作为单独学科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在焦作师专设立太极拳专业,在焦作大学设立太极武术学院,在河南理工大学设立太极拳学院,成立本科和硕士太极拳实验班,聘请国内外太极拳名师及文化研究专家授课。

二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培养。每年举办各类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丰富培训内容,涵盖党建、产业管理、武术基础理论等课程,筑牢太极拳教学培训基础,提升教练员队伍素质。近年来,累计培训2000人次以上,培养出高级教练员28人、初级教练员210余人,他们遍布海内外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壮大太极拳裁判员队伍,培养出国家级裁判员1人、一级裁判员46人、二级裁判员321人。

三是推进人才认定与段位考评。制定出台了太极拳人才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太极拳师认定工作。截至2024年年底,认定特级太极拳师10人、高级太极拳师37人、中级太极拳师81人、初级太极拳师61人。成立国家太极拳段位考评点,多次承办和组织人员参加全国、全省段位制培训班和段位考评,培训段位指导员、考评员300余人。目前,全市拥有高段位人员20余人、初段位以上人员3000余人、段前级10000余人。

五、精品赛事引领,体旅协同赋能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太极拳发展的新引擎,为其赋予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大的发展动力。焦作市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品牌优势,以赛事为引领,以文旅为支撑,推动太极拳与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

一是举办精品赛事活动。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太极拳赛事,支持民间力量举办太极拳年会和交流大赛。两年一届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自200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卓越节事奖”等多项荣誉,有力促进了焦作文化和旅游、经贸的融合发展。从2025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开始,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将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参赛选手的个人比赛成绩可以作为认定武术段位(1-6段)的技术分,首次纳入武术段位考评体系。凡比赛成绩和资格达到晋升相应段位的参赛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向所在地段位制办公室进行申报,可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2024〕》相关规定完成赛后段位认定工作。大赛已经成为焦作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是目前国际公认度较高的太极拳赛事。

二是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创新推出“探秘功夫源地”国际旅游产品,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深受“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游客喜爱的十佳精品线路。赴澳门开展“中国功夫·老家河南”河南文化旅游推介会,向世界展示了太极拳发源地的独特魅力。成功举办“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在陈家沟11个点位打造文创空间、文创产品,以太极拳文旅创意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环球文旅公众号推送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纽约时报广场跨年迎新太极少林功夫精彩登场”。2023年,焦作市连续第六次获得“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称号,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三是壮大太极拳产业集群。依托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优势,围绕太极文化展示、休闲养生、文化创意、旅游消费、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在太极文化展示领域,以太极拳展演、大型演艺和活动为主要招商重点,以陈家沟为核心,做精展示板块;在太极休闲养生领域,借助云台山周边及南太行浅山区山水资源,植入太极养生元素,做优休闲养生片区;在太极文化创意领域,以太极体育中心和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为依托,围绕文创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延长产业链条;在太极旅游消费领域,以精品太极主题旅游(研学)产品为重点,补足游戏娱乐、动漫影视、沉浸体验等短板,做强旅游消费;在太极教育培训领域,以太极高等专业院校为引领,发挥陈家沟中等专业学校和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作用,做大教育培训产业。

太极拳的发展任重道远。未来,焦作市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推动太极拳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太极拳这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珠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焦作力量。(焦作市体育局)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