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聪|家乡的羊肉
蛇年清明节前,我已经连续三个周末,在北京炖羊肉吃了。
羊肉是从家里带到北京的。我家在苏北徐州,每次回家过年,我专门带两个大行李箱,诸多家乡吃食中,羊肉近半。
羊是本地山羊。之所以是山羊,因为相较绵羊,少了膻气。说是本地,其实并非徐州养的,是隔壁安徽萧县的。徐州西北在苏鲁豫皖交界,萧县离徐州很近。据《萧县志》记载,萧县羊肉在同治年间进入御膳房,在皇宫大受青睐。此后,萧县所产羊肉在徐淮一带享誉至今,徐州人吃羊肉,以萧县羊肉为正宗。
买一整头羊,除了头尾不要,前后腿、羊排、羊腹都装进行李箱。冬天天气冷,路上不怕羊肉坏掉,到北京就进冰箱冷冻。这样保证吃到的羊肉是萧县的。
羊肉是适合一年四季吃的。在家吃羊肉,过年冬天的羊肉汤印象最深。今年春节,我妈买来羊肉,大块炖煮,炖好了再拆肉,在锅屋窗边,一绺一绺地撕下。我在旁伸手拿一绺,沾了盐吃。虽然只有肉和盐,但满口生津,馨香无比。味蕾膨胀,胃口打开,我忍不住捡起拆完肉的骨头,一丝不苟,挨个过一遍。
炖的时候要保留纯香,只放葱姜白芷。若加了别的料,就不是原味。还要做羊油辣椒。羊油用板油炼,与红辣椒浆调和、熬制。辣椒的红,羊油的晶莹,成冻后,宛如琥珀镶在碗里。
徐州冬天干冷,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灶台上一口大锅,锅缝里钻出的水蒸气,早化作茫茫水雾弥漫整个锅屋,此时走路就需小心——人都隐约藏在白雾里。时间一到,掀开锅盖,团团热气瞬间在面前升腾,肉香扑鼻。色要乳白,上面油花透明闪烁;汤要着重品,原汤咂一口,无一丝腥膻,最是清醇。
碗里放入撕好的羊肉,将羊汤舀满,撒白胡椒、盐,滴几滴陈醋,一块羊油辣椒化进热汤,再配上芫荽碎,有时或许还有葱花,这就是一碗徐州的羊肉汤了。汤之乳白,芫荽之翠绿,羊油辣椒之一点胭红,色相美妙绝伦,一饱眼福后再饱口腹之欲。
羊肉汤里通常会加红薯粉。我们家里叫作细粉。细粉远不是主角,这是为何叫羊肉“汤”而不叫作羊肉“粉”的原因。在餐馆里喝的羊肉汤,或许要配上烙馍。烙馍要劲道爽弹才好,叠在手里,或撕了泡进汤里,都是不错的吃法。家里是不特意这么组合的,有馍馍就够。馍馍是馒头,烙馍是薄饼。烙馍用死面,在鏊子上制成,如果一顿吃不完,第二顿馏着吃,口感大打折扣,都不愿意吃了。
我爸习惯站在门口,拿着馍馍端着碗喝。他吃饭快,汤还没凉,碗就见底了。回到锅屋,他已满头大汗,嘴里“嘶哈”一声,余音未消,他就又舀一碗。其他人在屋里喝,往往并未注意。见他慢悠悠地喝着,还以为是头一碗。
羊肉鲜香软嫩,羊汤热辣醇厚,一碗下肚,吃得我鼻头冒汗,浑身通透。心满意足下,走去门口,蹲在木墩上,跟我爸一起晒太阳。
上大学后,家里的羊肉汤,一年还可喝上好几次。工作后,一年几乎就过年一次。
其余时候想喝,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惊蛰刚过,我已按捺不住,开始在北京自己做羊肉汤。冻得硬邦邦的羊肉,需提前解冻,泡出血水,先改刀成合适大小,再下锅炖。不能用铁锅,否则肉汤会变黑。我不会撕肉,手经不住烫,羊油辣椒也没条件制作,羊肉汤的味道,自然不及家里。可在我尝来,感受却颇相近:我仍能像我爸一样,喝完将碗一撇,嘴里“嘶哈”一声。
小叔的羊肉汤有自己的特色。我在家里喝过他做的。他胸有成竹的眼神,仿佛在说:“你就喝吧。”但当我端起羊肉汤,怀疑这是碗以羊肉作底的河南胡辣汤:稠,敦实。是了,这一定是他在郑州定居多年的缘故。喝着竟也香嫩提劲,别有滋味。可以想象,小叔除了厨艺“之高”与我不相上下外,他在郑州,也一样靠这口羊汤,解乡愁无数。
我渐渐明白,完全相同的味道,实在不用刻意追寻。
徐淮一带,夏天吃羊肉最盛行。徐州首创伏羊节,伏天要吃上一个月。羊肉还有很多种做法,够摆一桌全羊宴。在徐州多见的一道,是蘸水羊肉,大多出现在餐馆和酒席上。
部位最好是选羊腹,肥瘦相间,照样地炖出来,切成指宽条状,摆入热盘子。蘸水也同样重要。干辣椒泡软切段儿,与蒜末、小米辣、熟芝麻一起,浇上滚热的油,“呲啦”一声响,香气、辣气直冲入鼻。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调味料、芫荽,最后舀一勺羊汤进去,蘸水即成。一块儿羊肉,蘸上蘸水后入口,滋味层叠繁复,妙不可言。蘸水里若再加入指甲盖大小的大葱白,入口脆嫩清爽,味道更上一层楼。
我上周尝试过改善蘸水,用炸过大葱葱绿的热油浇料,提升似乎不很明显。
人的乡愁飘忽不定。有时它具象在某个情景上,我时常记挂在邻居家外墙上,奋力垫脚留下的粉笔字迹;有时它具象在特定气候中,北京全年少雨水,我虽不喜下雨,但远在徐州的暴雨也让我艳羡。
不过更多时候,乡愁是具象在家乡食物里的。人们在此刻吃下食物,吸收能量留下味道;而在漫长岁月里,家乡食物日复一日给予我们养分,待我们离家辗转多年后,味道已相去甚远,唯一不变的就是乡愁。它馈赠给我们内心深处的莫名喜悦与享受。虽然摇头,嘴里却还是“嘶哈”一声。
北京冰箱里的羊肉,好像只剩两块了。我还是省着点儿吃吧。
封面图片由通义万相AI生成

上一篇:李和平|雪野湖鱼香
壹点号一食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