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贵阳贵安用140个“生活圈”画出城市温度

2025-05-25 11:10:00

“我每天送完外孙去幼儿园,回到小区楼下顺便买菜,一举两得。”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生活圈的陈艳芳感慨,出门步行5分钟有社区食堂提供三餐,小区周边还有生鲜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身设施、快递驿站、理发店……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碧海社区居民的“衣食住娱”等多方面需求在一个微观空间里被一站式解决。

花果园社区食堂一角。

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向,“15分钟生活圈”理念以居民需求为核心,通过重塑社区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向“小而美”“近而便”的宜居模式转型。2021年以来,贵阳贵安共计建成140个生活圈,谋划建设了生活圈项目2252个,这场以社区为单元的“微更新”,正在便利着居民生活,重塑着城市空间格局。

花果园婴幼儿照护中心。

在花果园兰花都街道“十五分钟生活圈”,强化“一老一小”服务是居民重点关注的事项。“对于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来说,社区的托育中心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既让我们家长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又能让孩子得到专业的照料。”家住花果园秀园社区的杨雁碧说,自从社区引入婴幼儿照护中心后,直接解决了她的带娃困境。

花果园婴幼儿照护中心一角。

“圈里”有小确幸也有大未来。“十五分钟生活圈”一头连着社区居民,一头连着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活经济”和“促就业”的有机结合,既要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又要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社区的发展打造更为良好的营商环境。

暮色时分,观山湖区梨园路富力新天地的便民临时摊区便开始热闹起来,烧烤、炒饭、水果等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品尝。

这是金阳街道办为促进灵活就业、规范市容环境打造的便民临时摊区。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摊区是去年6月正式开放,开区时间为17点至24点,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严格规范经营主体和商品品类。”

城市居民对“幸福”总有差异化的现实需求。城市的文化记忆,也藏在每一个15分钟可达的方寸之间。

金元社区养老服务站老人正在用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摄)

走进白云区龚家寨铝城记忆文化生活圈,车间,长椅,工具箱……源自贵州铝厂汽车公司修理车间旧址的众多元素,构成了贵阳青年艺术社区——STArtz’艺术区,“这里典型的老工矿区集中区域,以前是没有停车位、充电桩的。现在,我们把曾是贵铝文体中心232路、236路等公交车的泊车点,改建为新能源电车充电站,沿线也规划了停车位,通过完善基建配套,让这类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长期持续。”

白云区龚家寨艺术区一角。

像这样的特色生活圈,贵阳贵安共有11个,将城市文化资源融入规划建设,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魂。2021年以来,已累计改造完成南明青云市集、南横街、太平路、新印1950、花溪十字街等70条特色文化示范街,这些在公共空间中“被遗忘的角落”被打造成为城市更新中承载记忆、讲述故事的“金角银边”。

碧海社区居民正在社区里看画展。

在贵阳贵安,15分钟已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是衡量幸福生活的标尺。一个个“小而美”的“圈”渗透进城市肌理,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