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巨头昊海生科实控人被立案
“医美三剑客”之一昊海生科(688366)突现利空。昊海生科5月7日晚间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而业绩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因素和集采政策,“医美+眼科”早已不是昊海生科的盈利担保。2024年,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出现停滞。


涉内幕交易
昊海生科方面表示,据公司了解,该事项与公司股票无关。本次事项系对蒋伟个人的调查,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蒋伟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此外,昊海生科提到,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上市公司实控人被立案,即使与公司无关也可能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受此消息影响,5月8日,昊海生科低开4.31%,开盘价为50.88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昊海生科报52.26元/股,跌幅为1.71%,总市值121.9亿元。
股权关系显示,截至3月31日,蒋伟为昊海生科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6652.8万股,持股比例为28.53%。蒋伟与游捷为夫妻关系,共同为昊海生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游捷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29%,持有股份数量为4032万股。二人直接持股比例合计为45.82%。目前,蒋伟未在公司任职,游捷担任昊海生科非执行董事。
通过控股昊海生科,蒋伟、游捷夫妇近四年收获的分红也不少。2021—2024年,该公司的分红金额分别为1.22亿元、0.69亿元、1.67亿元、2.31亿元,累计近6亿元。即使按照40%的比例计算,蒋伟夫妇五年间也获得约2.4亿元分红。
仅以昊海生科的公告信息推测,蒋伟牵涉的内幕交易大概率系其个人投资。不过,目前暂无证据显示蒋伟的内幕交易与昊海生科相关。
增长停滞
资料显示,昊海生科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业务涵盖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眼科产品、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防粘连及止血产品四大领域。企业官网显示,昊海生科的主要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医用透明质酸钠等。
另外,昊海生科也是全国首家“港股+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其于2015年4月底、2019年10月底分别在香交所主板、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昊海生科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2亿元,同比增长1.04%;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3.79亿元,同比下降1.12%。公司整体毛利率由上年的70.46%下降为69.89%。
针对这一情况,昊海生科在2024年年报中解释称,高毛利率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业收入及占集团收入比重持续增长,继续推动集团整体毛利率向上提升;但另一方面,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粘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在报告期内处于新一轮的国家或省级集采实施阶段,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完全冲抵了玻尿酸产品销售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从业务构成来看,2024年,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为昊海生科贡献超四成营收,销售收入较2023年进一步增加,同比增长13.08%。不过,与2023年41.27%的增幅相比,增速已出现明显放缓。
同时,2024年,昊海生科业务中占比第二、第三的眼科产品与骨科产品的营业收入均出现同比下降,分别下降7.6%、4.11%。
今年一季度,昊海生科营收、净利更是双双出现下滑。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19亿元,同比下降4.25%;归属净利润约为9031.21万元,同比下降7.41%;扣非后净利润约为8847.47万元,同比下降7.08%。
昊海生科表示,2025年,将继续有效使用自有资金,围绕医美、眼科、骨科及外科四大快速发展的治疗领域进行探索,积极寻找先进技术及优秀产品,择机采取技术引进或者投资合作等方式以增厚产品储备,确保集团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二级市场上,昊海生科股价表现也不理想。公司股价自2021年7月达到历史高点后,整体走下坡路。东方财富显示,在后复权形式下,2021年7月9日至2025年5月8日,昊海生科区间累计跌幅为71.76%。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昊海生科股价已破发。公司后复权形式下的收盘价为77.02元/股,公司发行价格为89.23/股,目前股价已低于发行价。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昊海生科方面发去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