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50年党员风采 张文忠:敢拼敢闯的致富带头人
7月1日,71岁的老党员张文忠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这枚纪念章承载着您对党的忠诚奉献,是初心与使命的见证!”晋宁区委有关负责人对他说的话,让他心里充满了温暖。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光荣在党50年,张文忠一直用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激励自己、监督自己。
将青春献给部队
1954年,张文忠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72年,18岁的他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5年,他成长为一名侦察兵,驻守在大理的苍山洱海间。
“在部队的时候,我的主要岗位是警卫员。”已过古稀之年的张文忠还清楚地记得部队生活的所有细节。他说:“我当兵的那几年,我们的国家很安宁,部队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感觉很幸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心里最深的感受。”1974年,张文忠光荣入党,成了当时很多人羡慕的先进人物。
在5年服役期满后,张文忠退伍成为当时晋宁第三炸区的一名干事。奔忙在大山之中,为晋宁的农田水利工程开山取石。
后来,他又到当时的晋宁县宝峰镇担任团委副书记,参与村镇规划和青年发展工作。
在家乡带头致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后,他毅然选择了闯市场。
1980年,他承包村里的一个瓦窑,专为村里人烧制砖瓦。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确立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在滇池南岸,同年,张文忠多方筹资购买了一辆汽车跑起运输,成为村里最早一批搞运输的人;1986年,他在搞运输的同时,又承包了砖窑,为当地提供红砖。1991年,他带着自己的车,加入了一个运输队。村里人看着张文忠不断“折腾”,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陆续跟着他开始各种致富探索。
2001年,有了一定经济积累的张文忠又有了新的致富想法:在县城开餐厅。“开的餐厅生意还行,做了20年。”2021年,因为年纪原因,他就“退休”回到村里,安享幸福生活。
回到村里的张文忠也没闲着,只要村里需要交通宣传、文明建设等志愿者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
“我是党员,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张文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晋宁区委组织部的走访中,当地的村干部说:“张老年轻时是村里敢想敢干的致富带头人,现在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带头人,不管是带头执行村规民约,还是参与维护社会治安,还有带头维护村容村貌,张老都很积极,是村里人的榜样。”
在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后,张文忠难掩心中的喜悦。他认为,他能够获得这枚纪念章,得益于党的关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做的一切,都是自己该做的。“这份荣誉属于党,我将继续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尽我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说。(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