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个月”变“12个月”,在杭租房的大学生傻眼了:数字“2”哪来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一室一厅,20平方米,每月800元。古翠路地铁口特价房,可短租,可月付,无中介,拎包入住。”
古翠路地铁口地处杭州中心城区,暑期是租房市场的旺季,这样的房源自然颇受关注。7月19日,从南京赶来杭州实习的小谭和他的两个同学就循着这条房源信息找到了相关中介人员。
“那套房子的月租价格根本就不是800元,在我们决定租另一套房子的时候,中介还趁我们不注意修改了合同。”7月24日,小谭向潮新闻“记者帮”说起了这几天不愉快的租房经历。
看房前需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600元费用
小谭三人是同班同学,下半年即将升入研三,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他们在杭州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实习机会,期限一个月。
“为了省钱,我们打算在公司附近合租一套房。”小谭说,由于租住时间较短,他们只考虑支持短租的房源,“但看了很久,多数房源都是一年起租的,我们有些着急。”
7月15日,小谭在使用高德地图时看到,该App的“租房”板块中有一条可短租的低价房源信息。他当即打开页面询问中介A是否可以从7月20日起租至8月底,对方表示,“房子在的。好的,可以。”

小谭看到的房源。受访者供图
按照约定,7月19日下午,小谭三人到达与古翠路相距甚远的钱江世纪城地铁站,此时中介A并未露面,而是派中介B接待。
“他表示,看房前需签订一份‘服务协议’,并支付600元费用。如果最终成交,这笔费用可以用来抵扣房租,否则全额退还。”小谭说,协议签订后,三人才前往古翠路地铁站。

小谭签下的“服务协议”。受访者供图
抵达后,中介C接待了三人,又叫来了两名同事一起陪同看房。“我们首先看了古翠路地铁口的房子,内部装修与之前在高德地图上展示的较为接近,但中介C当场报价每月2200元,远高于高德地图上800元的报价。”小谭说,此后中介C又领着他们看了另一个老小区中的房子,最后他们对德加公寓的一处房屋较为满意。
小谭告诉记者,当时房东并未到场,经中介C与房东电话协商,最终确定以“每月租金4200元,押一付一,一个月后如果不续租需退还全部押金”的形式成交,并将这些条款全部写进了合同。加上100元的钥匙押金与50元税费,小谭随后足额支付了全部款项8550元,过程中未产生中介费。
合同内容前后不一致,谜一样的数字“2”
“签合同前,中介一直以‘有个人信息’为由拒绝我给合同内容拍照。中介C代房东签完字后,我迅速拍了一张照片。”小谭提供的图片显示,双方签订的这份“房屋租赁”合同中已有甲乙双方的签名,补充协议中用手写写明,“起租日2025年7月19日,租期1个月,到期退押金,可续租”,但此时合同中关于租赁截止时间的说明仍为空白。
“当时我们没有及时取走合同,第二天再看时,发现合同中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小谭拿出了最新的合同照片。

小谭当场拍下的合同原件。受访者供图
记者看到,“起租日2025年7月19日,租期1个月,到期退押金,可续租”的表述已变成“起租日2025年7月19日,租期12个月,到期退押金,可续租”,空缺的租赁截止时间也被填上了“2026年7月18日”,距起租日刚好一年。

疑似被修改的合同。受访者供图
小谭认为,是中介趁他们不注意时在现场增改了合同内容,在数字“1”后面较大的空隙处加了一个数字“2”,并填补了日期。“我们肯定是住不满一年的,这样一来,押金就要不回来了。”
小谭还提到,签完合同后,他曾询问中介C,此前支付的600元是否可以用来抵租金,却被对方告知,这套房子的实际月租金为4500元,600元用于抵扣前两个月的租金,从第3个月开始,房子的月租才按4200元计算。
记者通过小谭提供的电话联系上了中介C,关于合同内容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对方辩解称:“他拍照片的时候,合同还没写完。当时6个人在场,他说我们改了合同,有证据吗?可以起诉我们。”
对方还表示,签合同前已经告知过小谭,房东同意“押一付一”,但合同要签12个月,住满到期才能退还押金,中途退租可以免费帮他们转租,转租成功也可以退押金和剩余的租金。
“实际租金为4500元这个情况,在签合同前,我也和他们讲过。不讲清楚,他们怎么会付钱呢?”中介C说。
对于中介C的说法,小谭表示不认可:“中介从来没有说过房子要签12个月,我们也不可能同意这种要求,因为我们实习期只有1个月,一直以来谈的都是短租。而且,在签订合同之前,我们压根不知道4500元这回事。”
此外,中介C在和记者的交流过程中还表示,像他这样的个人中介在杭州有很多,不需要挂靠中介公司,只要有房源、找得到客户就能跑,不需要什么资质。
照着合同上的电话,记者也找到了小谭的房东,他表示,目前实际收到4200元月租、50元水费及100元的钥匙押金,总计4350元,其余款项都已作佣金给了中介,“合同内容更改这个事情我是不知情的,我收到的合同就是12个月租期的。”
“如果我看到的是一个月租期的合同,我是不会同意出租的。现在租客如果想退租,租金可以按天退给他们,但押金退不了,转租也是可以的。”这名房东坦言他是“二房东”,收来房源后会将相关表格发在七八十个中介群里,一旦成交便会以约定的金额支付报酬。
小谭表示,他们不同意转租,会在这套房子里如期住一个月,期待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我还发现,那套800元的低价房源短暂消失后又重新上架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小谭的这份租赁合同在签订时有诸多高风险操作。“正规流程应该是,由有资质的经纪人和业主签署出租委托协议,再和租客签署求租委托协议。最后在租赁合同中,甲方为业主,乙方为租客,中介方不能为代理人。资金方面,会在合同上约定打给谁,一般是直接打给产权人。合同上也会明确约定双方应付中介费的金额。”
“而且,在最终成交之前,正规机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他说。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认为,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中介方可能已经构成了合同欺诈,房源信息发布平台方也未尽到审查义务。
“小谭三人租房的目的明确,仅为实习期间短期居住使用,按一般逻辑来讲主观上不会接受长期租赁合同。另外,合同前后两个版本有照片佐证。”邵斌说,小谭三人可以以此为依据主张将该合同中的部分条款判定为无效条款。
邵斌提醒,在此类手写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手写的字间距一定要紧密,不留空间,涉及到数字,务必采用大写,在一段完整的话结束后也要在末尾标注“以下无正文”,不给他人留有可乘之机。
“另外,在房屋租赁合同签订过程中,如产权人不能到场,请务必要查看产权人本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不能任由他人代签合同。”邵斌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