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2025年度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出炉
近日,长治市委依法治市办经广泛征集、组织筛选、综合审定,推出本年度10件市级法治为民实事项目,着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开展执行案款发放提质增效活动
严格规范使用“一案一账号”案款管理系统,加强案款动态监管,实现“日、周、月”对账模式。建立暂存款动态清理机制,每季度对延缓、提存案款进行清理,推动实现“案清、款清、人清、笔数清”。严格案款节点系统管控,充分运用线上系统预警功能,严控时限提高效率,全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责任单位: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切实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持续依法监督纠正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突出问题。深化涉企刑事“挂案”清理,加强对涉企案件的立案监督。准确把握涉企经济、民事纠纷与违法犯罪界限,依法妥善办理涉企民刑交叉案件。
责任单位:长治市人民检察院
三、开展反诈系列宣传活动
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防体系,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公布最新诈骗手法套路,强化对易受骗群众,如老人、未成年人、企业财会人员的精准宣传,持续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责任单位:长治市公安局
四、组织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通过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348”法律服务热线,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人民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精准对接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农民、残疾人、老年人(6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妇女、困难职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民事、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法律援助。
责任单位:长治市司法局
五、开展“国家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培训,生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责任单位:长治市委网信办
六、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暨问题排查活动
在市、县两级发改系统集中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暨问题排查活动,通过入企服务、调查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收集企业反馈的问题、诉求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领域等难题。建立常态化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梳理问题诉求,协调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局际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推进办理。
责任单位: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七、开展“工资支付法律法规进项目入企业”活动。
梳理在建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清单,深入在建项目工地送法上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查,推动在建项目和有关企业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依法保障工资支付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自觉。围绕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依法维权意识不高等问题,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农民工依法就近维权。
责任单位: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八、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针对“忽悠团”流窜作案、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网络涉种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严厉打击网络违法销售种子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净化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有序开展。
责任单位:长治市农业农村局
九、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市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多部门,印发关于依法规范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行为的相关文件,依法打击非法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责任单位: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建立涉税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机制
市税务部门联合检察部门建立涉税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使司法审判活动中检察机关决定不予刑事起诉的案件当事人及时受到行政处罚,避免税款流失,形成“刑事打击+行政处罚+法律监督”的全链条治理模式,真正释放税收法律的威慑力。
责任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
来源:长治司法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