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接种证有哪些法律

2025-01-13 04:14:22

关于预防接种证的法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该法明确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必须符合规定、记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并要求在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或者出生医院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该条例详细规定了疫苗的流通、预防接种、保障措施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等内容。其中,第六条明确指出,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该规范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操作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预防接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该办法用于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工作,保障受种者的权益。

《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

该办法为广东省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提供了具体依据。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预防接种证的法制基础,确保了预防接种制度的实施和儿童健康的保护。建议家长和监护人在办理预防接种证时,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办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