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AI驱动初中生物跨学科教学新生态研讨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4月8日,芝罘区“AI驱动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研讨”青年教师讲习班专题活动在烟台十一中举行。芝罘区初中生物青年教师讲习班成员及其他青年教师共计60余人参会。
智教融合·课例展示
烟台十一中教师毕玉可执教《鸟类》新授课,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为情境切入点,类比鸟类的飞行特点,围绕鸟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特点三大知识主线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自主利用深度求索(DeepSeek)平台探索飞行密码,深入理解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并拓展至仿生学应用。AI技术与跨学科知识的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烟台八中教师黄丽颖执教《传染病及其预防》,以调查并阻止校园传染病为情境切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传染病的两大特性,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定义及流行环节,并通过模拟实验探索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课堂尾声,学生与AI虚拟专家对话,解答关于传染病的实际疑惑,实现“学用结合”,显著提升课堂效率。

AI赋能·教学有方
烟台港城中学教师杜俊宏带来题为《当细胞遇见代码——AI赋能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新图景》的深度分享,从AI眼中的生命世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案例、能力发展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交流,为教师提供工具推荐与分阶学习指南,助力教师拥抱AI技术。

智启未来·聚力前行
芝罘区教科研中心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员余讲先对活动作总结,对跨学科主题活动特征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教学案例归纳了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要求和策略。他提出青年教师“技术赋能、课程设计、教研创新”三阶成长模型,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能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使生物课程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具吸引力与实践效能。

责任编辑:李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