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建永定:实施“3511”高质量发展工程 “四融合”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2025-05-21 17:53:00

“今年4月初,永定区出台了《实施“3511”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永定共同富裕工作方案(2025—2035 年)》,奋力书写新福建建设永定答卷。”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领导5月2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通过3年打基础、5年见成效、11年持续奋斗,在产业、要素、生态、机制“四融合”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建成“龙岩高品质新城拓展区、高素质产业崛起区、高颜值全域旅游区”。

以产业融合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一方面,以永定红石板材、稀土、石灰石、高岭土、石英石为主业板块,探索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富矿精开的矿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依托文秀数字智造产业园、南部光电信息产业园等,围绕通信设备(电线 电缆)、智能制造、数字服务3条产业链,在农业、工业、文旅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提速增效,重点打造无人驾驶、智能制造、临空经济等产业。另一方面,以红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推进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食品加工基地、冷链物流、中医康养、中草药种植加工、可降解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以要素融合激发共同富裕动能。在区域融合上,深入实施“跨乡(镇)联建”、“跨区毗邻联建”,重点推进建美永定城区城市会客厅这“一中心”,促进人口汇聚、产业集聚、功能提升;统筹推进东楼、西湖、北线、龙岩南部新城“四片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在交通提质上,构建区域畅达、绿色便捷、智能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两高一铁三国道七省道”交通路网大格局。在人才振兴上,实施一产业、一顾问、一团队、一基地的“四个一”行动,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互融,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融合厚植共同富裕底色。区里积极引导客家土楼梯田米、蝴蝶兰、永定红柿、永定福柚、龙湖汀牌生态鱼等特色产业品牌化、链条式发展,推动森林食品、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探索“矿山生态修复+蝴蝶兰”“矿山生态修复+菌草”等模式,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保护与文旅康养等新业态有机结合,持续擦亮“东楼西湖”品牌。加快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建设“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工业园区。

以机制融合形成共同富裕合力。一方面,深化拓展“土楼党旗红”党建品牌,推动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居开展撤并工作,培育打造“一村一品”,强化乡镇联城带村作用。另一方面,持续推行“积分制+清单制”双驱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客家家训“和”文化作用,引导新乡贤、楼栋长、“五老”人员、平安志愿者等人员参与基层自治,打造“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落细落实“一村(居)一法官”机制,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永定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成果。此外,深化名校带动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打造“健康永定”。加大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力度,稳步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刘永良丨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