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财富管理 效率与适当性如何平衡?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当前,财富管理是金融机构应用AI的重要场景,然而效率与适当性如何平衡是业内关注重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AI融入财富管理虽然提高了服务效率,但在风险评估、产品匹配、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短板;此外,消费者保护也存在难点。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黄贤文律师指出,AI的风险评估能力主要基于客户过往的投资行为、资产配置、风险问卷等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是静态或历史性的,难以及时反映客户的动态变化、市场突变等因素。在实时金融数据处理和复杂金融逻辑推理上存在短板,其数据存在滞后性,且其可能依赖历史数据或机构偏好,导致其在财富管理方面的应用同质化或忽略新兴市场变化,从而对风险的评估偏离实际。
AI产品推荐存在短板
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在财富管理场景方面运用AI,比如某银行通过“人+数字化”打造AI智能财富顾问。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一项报告,将生成式AI定位为颠覆性技术,可在获客、服务、合规等环节释放红利。例如,AI工具使客户转化率提升100%、文档准备时间减半,合规资源节省30%。虚拟助手、智能投顾将重塑客户互动,如实时投资建议、自动化KYC审核(误报减少40%)。未来,AI或为富裕客群提供全流程无人化服务,而高净值客户仍需“AI建议+人工温度”结合。
对于投资者而言,能否依赖AI进行投资决策?近日,在由成都市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新生态·新服务——金融消保强化与财富管理创新研讨会”上,亿联银行副行长简锐指出,线上场景虽提高了服务效率,但在风险评估、产品匹配、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短板。他建议引入传统金融从业者参与线上运营,并借助AI虚拟顾问增强服务温度,缩小信任差距。
黄贤文也告诉记者,在信息披露方面,AI推荐常常是“黑箱式”的,信息披露方面不够透明。投资者无法清晰了解推荐理由、算法依据、风险假设等重要信息。这种不透明性削弱了投资者对推荐结果的质疑和判断能力,增加了被误导的可能性,违背了金融服务中的信息披露义务和客户保护原则。
“此外,AI在产品推荐方面存在适配不足。”黄贤文进一步指出,现有AI推荐系统多依赖数据挖掘和相似性分析,容易忽视投资者个性化、情境化的需求。例如,对于临近退休的客户,AI可能仍推荐波动性较大的产品,未能充分考虑客户的生命周期阶段和现金流需求。这种“机械式匹配”可能导致适当性原则无法得到严格执行,而在财富管理中,产品应与客户的投资目标、经验、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相一致。
“AI+人工”协作模式
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充分利用AI提升财富管理效率,同时守住合规底线和消保红线。
黄贤文坦言,财富管理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收入、资产、家庭情况),必须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和共享规则,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规,防止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此外,金融机构要向客户明确告知数据使用范围和目的,提升数据使用的透明度。
成都市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资管行业创新、发展迅速,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环境日益复杂,对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从大资管/财富管理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客户端(C端)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已超越投资端。曾刚强调,随着监管规则日趋完善和线上化加速,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工作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通过动态风险匹配、信息披露透明化及科技赋能,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他呼吁行业重视消保工作,强化体系建设,提升数据信息与隐私保护能力,并完善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
对于金融机构,应注意什么?黄贤文指出,纯AI模式适合标准化、低复杂度客户需求,但面对高净值客户或复杂资产配置时,仍需引入人工财富顾问。未来应推行“AI+人工”协作服务模式,人工顾问负责综合判断和风险提示,AI则提供高效筛选和数据支持,实现优势互补。
蚂蚁集团财保事业群副总裁祖国明举例指出,蚂蚁集团通过AI提炼产品风险要点、动态调整用户风险画像、设置交易冷静期等机制,将消保融入业务流程。他提出构建消保科技业务正循环体系的构想,强调技术能力先行、行业协同共治以及从合规到共赢的转变。
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正视AI的优势和不足。黄贤文提示道,投资者既要充分利用AI的便利性,也要保持应有的警觉和理性判断。AI推荐的高收益产品往往伴随高风险,投资者应坚持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基本原则,不被短期收益率所迷惑,要关注产品的流动性、波动性、潜在亏损等多方面信息。同时,投资者应及时更新自己的资产规模、收入状况、负债情况及投资目标变化,确保AI系统基于最新数据进行评估和推荐,否则容易出现推荐失准、风险失控的情况。
最后,黄贤文建议,在AI服务环境下,应出台新的消费者保护规定,例如设立投资冷静期、引入AI推荐的多样化验证(非单一模型决策)、建立争议调解机制等,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