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却!一条视频回顾佛山抗战记忆!
八十载沧桑砥砺,鉴往知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佛山作为珠三角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军民同心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勇篇章。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制作推出《佛山抗战记忆》视频,带你回到那个佛山儿女“以血肉筑长城”的峥嵘岁月。
(一)烽火南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自此以后,中华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州大亚湾登陆入侵广东,飞机投弹、枪炮轰鸣。惠阳、博罗、增城、广州相继沦陷。

1938年10月底,佛山地区除高明外,南海、顺德两地的全部及三水的大部沦为日占区。

日军铁蹄所到之处,实行疯狂的奸淫掳掠,随处都是血淋淋的屠杀。据统计,佛山抗战时期直接伤亡人口超两万人。

进步学生们觉醒反抗。日军进犯珠三角前,佛山进步青年组建起救亡呼声社佛山分社、官山分社。在他们的热忱邀请下,郭沫若到官山圩云瀛书院向1000多名师生和民众作主题为“抗战必胜”的演讲并题词:“革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革命”。
(二)铁血佛山

在官山(现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进步师生们先后编成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官山独立支队、官山壮丁抗日自卫队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在日军入侵官山时奋勇抗击,先后三次击毙击伤日军10余人。

吴勤被称为“珠三角民间抗日第一人”。1938年春,他在佛山鸿胜体育会开办杀敌大刀训练班,在南海县山紫村组织成立农民抗日自卫中队,准备武装抗日。在南海平洲夏滘附近河面,抗日义勇队在此伏击日军2艘运输船,毙伤日军十余人,缴获粮食数百包。

佛山邻近港澳,华侨众多。众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心系乡梓,纷纷为抗战出钱出力。如廖锦涛带领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冲破种种险阻,回佛山等地投身抗战。

1939年2月起,中共南顺工委委员林锵云、黄云耀等在顺德县大良蓬莱小学成立顺德抗日游击队。此后,游击队参加了大良保卫战,先后三次阻击日军。

佛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水是华南主要的正面战场之一。发生了灶岗血战、马口之役、坳头桥战斗、大塘反击战等大小二十多次战斗。
中共各地党组织积极推动正面战场抗战。佛山乡绅、民众顽强开展武装自卫,处处抵御和打击日本侵略者,在大沥大范乡、澜石石头乡、西樵官山镇、河口木棉村等地爆发了较大规模的战斗。不少地方实力派、绿林武装亦纷纷参加抗日。
佛山儿女,“以血肉,筑长城”!
(三)胜利之光

抗战爆发后,1000多名广雅中学师生从广州迁至顺德碧江。1938年5月,叶剑英将军应邀来碧江,在振响楼向广雅师生作了《把握住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的演讲。他形容,佛山是“一间制造民族革命战士的大工厂”。

1941年10月17日,在顺德西海村,广游二支队以死伤各1人的代价击毙200余日伪军,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震动珠三角。

日军暴行致民怨沸腾,时任高明县长钟岐弃逃不抵抗,1944年10月,中共高明党组织领导当地群众武装起义,取得“倒钟运动”的胜利。

抗战期间,佛山成立了多个抗日救亡群众团体,为抗战胜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用超大号的五个铅字向全国人民宣告这一重大消息。这一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80年时光荏苒,
那些血与泪的记忆
我们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
让我们共同铭记
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统筹 | 何晓汇、梁楚静
视频制作 | 何晓汇、梁楚静、曾子豪、郑恒、岑敏枝、梁毅玲、陈国勇、黄珂展
文案 | 郑恒、梁毅玲
审校 | 赵相林、招美妮
部分历史资料来源于《河山故人——1938-1945佛山抗战岁月》展览。为此,对提供相关资料的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致谢。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