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上的花是什么花形(不同时代的结婚证)
古代没有“结婚证”,但“婚书”跟现在的结婚证用途差不多。
我国自周朝起开始出现婚书,传统婚书是与“六礼”相对应的书面表达形式,也被称为礼书,并非一次完成。
“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六礼”太过繁复,普通百姓结个婚可操办不起,因此在秦汉之后的平民阶层适当简化了“六礼”。
到了宋代,朱熹在《朱子家礼》中将其精简为 纳采、纳征和亲迎三礼,即保留了这几个重要婚书的产生环节。
婚书溯源可追溯到《仪礼》中的“婚辞”,但咱们说的古代“结婚证”,也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婚书则在唐代出现。
在还没有结婚证这个小红本的时候,我们的古人就已经有婚书这样的缔结婚姻的形式与证明了,婚书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名称、生辰,以及介绍人、主婚人、以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等等,并且还会写上浪漫优美的证词,简直是太浪漫了吧。
在现在依然有许多比较传统的地区、家庭,会在两个人正式结婚之前书写一份婚书,太浪漫了。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美哭了的婚书贺词有哪些?
道家

敬天礼地,一纸婚书。
上表天庭,下鸣地府,当奏九霄,诸天祖师见证。
若负佳人,便是欺天,欺天之罪,身死道消。
佳人负卿,那便是有违天意,三界除名,永无轮回。
古代

一.
一阳初动,二姓和谐,请三多,具四美,五世其倡征风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凑八音,歌九和,十全无缺鸳鸯和。
此证。

二.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此证!

三.
合卺逢春月,芳菲斗丽华。鸾生锁竹叶,风管合娇花。天上双星并,人间两玉夸。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此证!
民国

一.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二.
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
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
此证!

三.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
情敦鹣鲽(jian die),愿相敬之如宾。
祥叶螽(li)麟,定克昌于厥后。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永结鸾俦(chou),共盟鸳蝶。
此证!

四.
懿欤乐事,庆此良辰,合二姓之好。
本是苔岑结契之交,绵百世之宗,长承诗礼,传家之训。
鲲鹏鼓翼,万里扶摇,琴瑟调弦,双声都荔。
翰花陌上携手登缓缓之车,开径堂前齐眉举卿卿之案。
执柯既重以永言,合卺乃成夫嘉礼。
结红丝为字,鸳牒成行,
申白首之盟,虫飞同梦盈门,
百内则之光片石,三生前共证云尔。
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