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被哪个国家所灭?你了解过吗?
纵横家范雎。他在魏国受到迫害,悄悄潜入秦国,几经周折得以见到秦王,第一句话是,“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诛侯耳。”这准确击中了秦昭王的心房。那次密谈,他下定了夺权亲政的决心。

凭借范雎的策划与操持,历经长达七年史料失载的权力斗争,公元前266年,宣太后被废,魏冉等四贵被驱逐,范雎成为秦国新丞相,秦昭王在权力的游戏中宣告胜利。这是他在位的第四十一年。
已是一代战神的白起再度担任秦军统帅,秦王自己也以垂暮之身亲往前线,给河内地区每位民众各赐一级民爵,发动他们当中十五岁以上者全数奔赴长平。战事的结果是秦国大获全胜,赵国一蹶不振,在这场押上全部家底的战争豪赌中,秦昭王又一次笑到了最后。
只不过作为代价,战争似乎也耗尽了他的一切心力与神智。数十万赵军因饥饿选择了投降,被白起全数坑杀,就此酿成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惨剧之一。耐人寻味的是,秦昭王的身影始终没出现过哪怕一次,而杀降的决定本该由他来做出。最终是白起一力承担了所有的罪责与骂名,秦昭王却在此时保持了暧昧的缄默。

这一事件成了他生命中的又一道分水岭。如同所有垂暮的强势君王一样,那之后的秦昭王越发迷信于自己的判断,做出的诸多决定也因此显得刚愎偏执、不可理喻。白起准备一鼓作气灭亡赵国,他先是勒令武安君撤军,又在军队归国后重新要求出兵,白起拒绝服从命令,他就执意将其撤换,导致了邯郸之战的惨败,秦昭王的应对却是迁怒于白起,将其驱逐出咸阳,并逼迫他自裁。
一代将星陨落之际,秦昭王自己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公元前256年,他取得了生命中最后一次重要胜利,灭亡了西周国;第二年,不知多少人觊觎的、象征着至高王权的九鼎,也运入了秦国。五十余年前,秦武王曾亲自来到洛阳,试图举起九鼎中的一只,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半个多世纪后,秦昭王终于完成了兄长当年的心愿。

这次的回光返照之后,秦昭王五十三年,六国各自派出使臣来咸阳朝见;五十四年,他在雍城梦见了天帝;五十六年秋,他撒手人寰,此时至少也在七十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