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啊

2024-10-08 09:06:09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孔子说:“有种人,外表威严庄重,内心软弱空虚,以小人作比,就是翻墙钻洞的小偷。”

-- 原典出处《论语 · 阳货篇第十七》

色厉内荏,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出自“子曰”。

色厉内荏,用来形容一种人。

色,指外在容色貌态;厉,威严;内,指内在学识修养;荏,软弱。

色厉,扮演君子之状,貌似有德;内荏,暗藏小人之心,其实空虚。

这种人,表里不一,内外相违。

孔子将这类人归于“小人”,小人有很多种,是哪种小人呢?穿窬之盗也。

穿,钻洞;窬,爬墙。穿窬之盗,钻洞、爬墙的小偷。

既是小偷,偷了什么?

偷的是君子的状貌。目的是获得别人的尊重,实质是欺世而盗名,破坏了人们心中对君子的理解,是伪君子而真小人。

那真君子,是怎样的?

君子,修己以敬,以内为本。诚于中而形于外,外在威仪不过是内在学养的自然流露。

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望有威仪,接近有温度,言辞有见地。

是的,君子也有“厉” ,但“厉”的不是色,而是言。“言厉”形容君子言谈,是非分明,义理确当。

温良儒雅如孔子,批评起人来,言坚辞确,一点也不含糊,便是“听其言也厉”。

君子,能俨、能温、能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色厉内荏之人,以为模仿君子的外表,就能成为君子。谁成想,孔子以小人作譬,不过是小偷小摸之徒,窃取了君子的状貌而已。

图片选自【蓁熙诗画】

《论语》中谁是色厉内荏之人?本章出现在《阳货篇》,似有所指。鲁国季氏陪臣阳虎一度掌握鲁国实权,是所谓的“陪臣执国命”。阳虎在《论语》中的出场威仪赫赫,与孔子谈仁说礼,头头是道,奈何内心无主,动摇于利欲,终不过成为历史中的小人。

君子的外在表现,容易模仿;君子的内在修养,却偷不走。

真正的君子,内修德,外修容,内外兼备。

色厉内荏者,只是偷了件外衣,只有故作的威仪。而没有,君子的温厚和识见,原则和坚持。

故而只能是翻墙钻洞的小人,何足道哉!

一本《论语》,珍宝万藏;君子之道,灿然光华。

仰慕之余,是学而习之,还是穿逾盗之?是仿其皮毛,装腔作势?还是学其精髓,得其真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