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鸡汤虽好,喝时请带上智商!

2025-01-03 09:34:27

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向来以营养丰富且美味著称,补虚功效尽人皆知。鸡汤还可以起到缓解感冒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另外家中有人生病,往往也会熬一锅作为补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这是度娘给出的鸡汤释义。


曾几何时,鸡汤诚可贵?如今,刷一下你的朋友圈,鸡汤多到可以用来洗澡,不用再喝了,你已经完全沐浴其中。尤其是在你已经抵挡住晒幸福晒机票晒方向盘,晒鞋晒包晒饭局,求陪喝陪醉求偶遇求陪睡后,以为世界从此清静了,一碗碗饱含深情的鸡汤端上来了。

于是,白岩松、李嘉诚、延参法师、于丹们开始“喋喋不休”,柏拉图、奥巴马也不远万里前来送汤,就连禅师、佛祖也下凡“救命”。

不可否认,在物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心灵鸡汤,但切不可过分夸大其功效。无论是正能量鸡汤还是负能量的反鸡汤,都在各自的“领域”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图画——鸡汤倒映着美好的愿景,反鸡汤则提醒人们面对残酷的现实。但鸡汤贵在滋补,并不是起死回生的解药。

如果你没有一双慧眼或一条灵敏的舌头,分辨不出鸡汤里哪勺是真哪勺是假,至少你要懂得,怎么活是自己的事。你可以完全认同鸡汤的观点,但不意味着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所谓成功人士的人生准则。

芸芸众生都在找寻幸福和快乐,一碗碗囫囵吞枣式的猛灌鸡汤,试图简单粗暴地给人们展示一个统一的幸福标准或是人生模式。岂不知,我不是你,你也不是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轨迹,别人曾经的平坦成功路,今天换作你来走,也许“前方修路,请绕行”的指示牌早已赫然在立。

更何况,如今网络上、朋友圈里泛滥着太多粗制滥造的鸡汤。为了迎合大众心理,激发人们一时的情感共鸣,犯下许多逻辑错误,且常常假借名人之名,催眠读者,速成法、厚黑学等作料猛加,如此鸡汤早已变成了心灵毒药。

百闻不如一见,讲个身边一哥们的小故事,各位看官感受下——今天,我感觉我的人生崩塌了,女友离我而去,公司把我扫地出门,我在混沌中昏昏睡去。但当次日早上醒来时,透过第一缕阳光,我看到窗外有一棵小草,它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么充满希望,它只是一棵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无人问津的小草,可是它却依旧倔强的活着,它用自己柔弱的身体去拥抱阳光,去尽情享受雨露,尽管狂风将它推到在地,但风雨过后,它仍能拍拍身上的尘土,振作疲惫的精神,挺起胸膛,笑对“草”生。我作为一个人,与这棵小草相比,又有什么理由自哀自叹、自怨自艾,悲观地面对我的“人”生?看后我泪流满面,哭着给他留言:哥们,这哪是一棵小草啊,这分明是一碗强心剂,一锅鸡血汤啊!多亏你这是在窗台看见小草,这要是去趟内蒙古,你不得立即得道成仙啊……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