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产业: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
利津县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东依黄河,北濒渤海,版图面积1665.6平方公里,辖4镇2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23.8万人。
利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以“渠展之盐”著称。公元1193年1月(金明昌三年)置县,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因利津古城的轮廓像一只凤凰,被称为“凤凰城”。
利津位置优越、物产资源富集。与北京、济南、青岛实现2小时经济圈,交通快捷。境内盐卤、草场、风电资源富集,油气井3000余口,是胜利油田主产区之一,地下的石油源源不断支持着国家建设。
2022年,利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02.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05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2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72亿元,同比增长3.1%。

利津县主要产业和规划
利津产业兴旺、发展前景广阔。如今,利津经济开发区,沿黄乡村振兴产业带,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装备制造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铁路物流产业园“一核一带三区五园”竞相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环保、化工新材料、新经济、康养文旅、资源再生利用、现代物流、现代高效农业“八大优势产业”。
1、利津县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沿黄乡村振兴发展带为引领,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建设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打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利津肉羊产业全国知名,养殖规模稳居山东首位、全国前列,“黄河口滩羊”品牌享誉省内外。利津县围绕滩羊、特色果蔬、中草药、现代渔业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2、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支持大东联等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引进或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以进口产品国产化为目标,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思路,着力引进一批石油石化装备上下游企业项目,完善石油石化装备产业链条;引进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汽车部件等生产企业,形成智能设备及汽车部件产业链条;依托聚碳酸酯等化工新材料及煅后焦等碳材料基础,按照新材料与装备制造跨界融合的思路,引进发展新材料衍生关联装备制造产业。
3、利津循环经济产业园重视科技引领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在整体产业结构的配置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再生资源—环保产业—绿色化工—配套服务为构建思路,形成特色产业鲜明、互补协作性良好的绿色循环生态产业链。整个园区形成了互为贯通的环保、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将以燃料油为原材料的普通化工企业通过与区内其他企业原材料、能量和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交换使用,打造成为以高附加值的再生材料为原料的绿色化工企业。
4、高端化工是利津县的支柱产业,围绕打造两千亿级化工新城目标,利津县深挖利华益“链主”带动优势,高位推进“利华益+”模式,实施总投资194亿元的年产4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等8个项目建设,培育构建起PC、ABS、PS、新能源等全产业链,成为国内比较完整与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有机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和高端医药产业基地。2023年,利华益集团拟继续投资60亿元论证建设“特种工程树脂项目”,投产后将替代进口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培育起高分子新材料、锂电池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完善起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体的高端产业体系。
5、利津县将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高标准谋划实施数据(内容)产业园,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目标,以“数据孵化、智慧产业”为主线,打造“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变现、数据安全”五大业态,为客户提供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产业智能化改造等服务,致力于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6、利津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依托黄河文化、凤凰城文化,充分挖掘“河、海、关、城、村”五大旅游资源,突出“研学康养、湿地生态、历史文化”特色,重点抓好东津医养健康小镇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自驾游、研学游、温泉康养等潜力业态,把利津县打造成了黄河流域重要的康养文旅目的地。
7、现代物流产业方面,鲁北铁路物流园2022年正式开园运营,成功开行首列中欧班列,成为服务全市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和电煤供应结构优化的核心物流基地。下一步,利津县将加快推进煤炭仓储及外运系统、内陆港等11个配套项目建设,辐射服务更多周边企业,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生产服务型区域物流枢纽。
8、利津县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深入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赋能,大力培育平台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推动“四新”经济集聚成势,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力争到2025年,全县培育四新企业100家、转化落地科研成果100项、集聚各类高端人才1000人、新增高新技术产值1000亿,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创新创业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