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圣诞节的意义是什么(西方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
今天是西方的圣诞节,
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纪念耶稣的诞辰。
当圣诞节传入到中国后,
就变成了一个可以尽情吃喝玩乐的日子。
其实,“圣诞”的本意,
是指圣人诞辰、神灵诞辰或者祖宗英烈诞辰等,
西方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辰,
那么中国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谁呢?
当西方的圣诞节为我们所熟知时,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自己的圣诞节,
是不是更应该被我们牢记于心呢?
中国的圣诞节是为了纪念他们
伏羲(农历三月十八日)

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一,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也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据传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
女娲(农历三月十五日)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也是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
据传,女娲诞生于农历三月十五日。
炎帝(农历四月二十六日)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所以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传,炎帝诞生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农历三月初三)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尧(农历二月初二)

尧,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相传,帝尧的诞辰是农历二月初二。
舜(农历九月二十七)

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他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相传,虞舜的诞辰是农历九月二十七。
禹(农历六月初六)

禹,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相传,夏禹的诞辰是农历六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