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子是对哪个地方人的称呼(每日一诗|苏轼: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苏东坡有多爱吃?东坡肉那就是小菜,可以说,他对吃的癖好已经到了痴迷疯狂的地步。
他被贬黄州,千回百转,差点死在路上,可是仍旧在《初到黄州》(宋神宗1079年)里念念不忘他的口腹之欲: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好吃者,定知鱼和笋,味鲜而美,何况东坡乎?

三年后,他有了一块地,可以种点啥了,于是他种了橘子,于是我们可以欣赏到东坡绝美的咏橘诗: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这得多诱人的香橘,美人三天后还手有余香。
还有这首,“雪沫乳花浮茶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简直写尽了人间口尝之趣,既消磨岁月,又怡养精神,令人不禁怀疑,苏东坡如果成不了大才子,他也会是四川眉山一负盛名的美食家。

近日读的这首《送笋芍药与公择》,尤其感触:东坡真讲究人也!
话说这位朋友叫做李公择,东坡好友,与东坡一样,皆以议论新法而被黜。也必须是好友,东坡才会把自己得来的美食,转送给他。
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
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绷。
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
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
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
长期吃那些蛮子的饮食,实在厌烦了。这里的蛮子,四川人对东北人的称呼。说到这个,我想起来在我老家,对来做生意的南方人通常蔑称南蛮子,可见,不论北方人南方人,都认为自己聪明,对外来人都存在不小的固执的偏见。

回到诗歌,苏轼朋友知道他爱美食,受不得嘴里淡出个鸟来的单调生活,于是给他寄来了当年最新鲜的春笋。不但口味极佳,样子也好看,如婴儿般。只是可惜呀,自己家此时没有良厨,现在那个厨子,连猪肉毛都褪不干净,于是顺水人情送给公择兄,做法都告诉了,你做点粳米饭,配着吃吧。这分明就是一锅香喷喷的竹笋饭嘛,馋煞我也!